张恩利:绘画是最难的
3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
张恩利像一个孜孜不倦
寻求画画乐趣的人,
带领观者走向一处绘画的旷野。
在那里过去与现在的痕迹清晰可见,
抽象与具象的界限不再分明,
视觉和文字同样让人迷恋,
画面中关联着隐秘的情绪、
日常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想······
只有跟随他的脚步,
一步一步往画面更深处走,
才可能一探绘画的本质奥秘。
时隔一年,张恩利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他的大型个展“肖像”在顺德和美术馆呈现。展出的三个展厅分别以“线的空间”“物的空间”与“抽象人物的空间”为主题,展示逾50件大尺寸绘画与特定场域装置作品,包括数十张创作于2022年的新作,探索艺术家近20年的创作路径及其转向。
什么是肖像
沿着和美术馆弧形展厅的线路游走,楼梯中央是拔地而起的方形盒子,让走进展厅的观者有了视觉中心,再往展厅里走,建筑外墙将光线分割成一束束的自然光,柔和地照进展厅里,空间和绘画之间似乎形成一种和谐的静谧感,与画面中不同弯曲程度的线、鲜艳的色块和薄涂的颜料共同传递出微妙的情绪。
张恩利,《弯曲》
布面油画,200 × 180cm,2016
和美术馆藏
在近两年的新作中,张恩利的笔触更加随意,用色也变得丰富,微妙的色调变化吸引观者走入其中,沉浸在迷蒙和光亮之中。让人不解的是抽象的画面却有非常具体的名字,比如一幅充满凌乱的线条和大大小小鲜艳色块的画被叫作“甜点师”;另一幅蓝色调的画面上分布着粗重的短线,叫作“忧郁的人”。这并非画家留下为难观众的谜题,而是他用具体的名词为抽象的意象冠名。
张恩利,《甜点师》
布面油画,300 × 380cm,2021
和美术馆藏
张恩利,《忧郁的人》,
布面油画,220 × 180cm,2019
展览现场
“文学和绘画并没有那么割裂,绘画永远不是文字的图解,相反,画家通过绘画把世界的面貌显现出来。我们并不需要再现这个世界,而是需要显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并不明朗的。所以,在今天,我针对这些不明朗的画面,做一个非常具体的定义。”张恩利说道。
大尺幅的绘画沉默不语,就像是一面面镜子,关照着每个人现实和内心的关系。“我更希望传递感受到什么,所有的东西都是非常具体的。当一个杯子装满了酒,它可能就有故事了。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界定它,实际上那个‘中间地带’才是迷人的。”张恩利把抽象的画面也看作是“肖像”,这些绘画没有明确的构图,去除了叙事,过往对物的观察和凝练转为潜意识中随性的抒发,每一个线条和色块仿佛有了自己的性格和生命,与其说是无意识的描绘,不如说更多的是一种痕迹。
内在的力量
对于专注于绘画的艺术家而言,一支笔、一张画布、几管颜料足够完成长时间的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专注于观察那些日常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寻常物,皮管、纸箱、水桶、马赛克瓷砖等在他的笔下变得朴实庄重,每一笔的力度、动势、明暗与深浅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张恩利,《捆在一起的皮管子》
布面油画,160 × 130cm,2012
和美术馆藏
张恩利,《钢丝(三)》
布面油画,300 × 400cm,2015
剥落的墙面代表着某种怀旧,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但正如他画面中的物一样,总有些关乎于内在本质的存在。看似极简的画面需要画家成熟的控制能力,有时候还要依靠很好的体力。简化的线条和明确的色彩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更本质的情感则隐藏在画面的细微处,每件物件残留的痕迹都有了存在感,每一处细微的印痕都被描绘。这些物的身上倾注了艺术家深沉的情感,它们脱离了日常经验,通过图像被赋予了另一层生命,这些物不会随着时间消逝,反而在长久的凝视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张恩利,《书架》
布面油画,200 × 250cm,2011
这一系列创作于千禧年后的作品被称作“容器”系列,张恩利把它们看作物的肖像。“物体跟人一样,也可以成为一种肖像,它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社会、人,包括这个时代。”经过数十年时间的沉淀,这些物的形象反而历久弥新,越是专注地凝视这些画面中的物,我们就越能感受到物本身的内在价值。张恩利将外在世界的物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抽取出来,并用近乎抽象的形式使之永恒。
上图:张恩利,《水桶(1)》
布面油画,100 × 100cm,2007
下图:张恩利,《水桶(一)》
布面油画,100 × 100cm,2007
画家的时代性
如今看张恩利的作品,其实不易想象他是如何从20世纪90年代多元媒介的艺术现场,接续着中西方绘画史上前人创造的脉络,从急速变化的艺术市场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道路。
“绘画是最难的,是在历史堆里去寻找宝贝,在方寸之间去建立自己的独特性。”如何区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张恩利承认这很难做到,但总有方法——他把自己定位在更久远的历史中,不追求自己的创作在当下语境中起效。或许也是出于一种无奈,张恩利回忆20世纪90年代的生活时说:“那时我非常着急啊,这个展览上怎么没有我,但是作为画家,最原初的想法没有随着时代脱离,反而在今天更有力量。”
在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中,他笔下的屠夫、菜贩、民工等人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小人物,粗犷的形象、粗粝的线条和厚重的色彩留下令人震撼的印象。他并不总把人放在画面的中央,画面中的人物动作夸张扭曲,身体占满整个画布,有时面对面围在一起吃饭,有时在杂乱的菜场中忙于手头上的体力活······“那时候人的生存问题很具体,在有限的生活里边,最触动我的还是关于人的问题。”
张恩利,《四季商人》
布面油画,200 × 400cm,2022
©和美术馆
摄影:刘相利
左起:张恩利,《徒步旅行者》
布面油画,200 × 180cm,2022
张恩利,《盛装的女人》
布面油画,270 × 170cm,2019
张恩利,《走廊》,2023
©和美术馆
摄影:刘相利
时代的变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画家的行为,也许经过数十年的沉淀才会让感知慢慢浮现出来。梳理张恩利的创作经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对上海市井生活的描绘,聚焦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及生存问题;千禧年后以蕴含时间痕迹的“容器”为主题的作品,是关于记忆与挖掘潜意识的意象画;2007年开始的“空间绘画”,在画布之外构建绘画的场域;还有2010年代中期左右开始的抽象肖像系列。
左起:张恩利,《甜点师》
布面油画,300 × 380cm,2021
和美术馆藏
张恩利,《传播知识的人》
布面油画,120 × 100cm,2022
张恩利,《老板》
布面油画,250 × 200cm,2019
©和美术馆
摄影:刘相利
每个阶段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寻找自己,包括从文化上找到自己的归属。对于艺术家而言,创作线索是后来才梳理的,作品的演变是在自然而然中发生的。“画家不是单纯地画出一种风格,实际上它是一种思考。”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像水墨画一样的笔触技巧,有表现主义式自在洒脱的线条,还有充满古典意味的对称构图······但这些技巧被画家融会贯通,隐藏在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绘画的探索中。
张恩利,《馆长》
布面油画,200 × 180cm,2020
和美术馆藏
空间中的绘画
“当你看一幅画,不管这幅画有多大,都是你在‘面对’它。但当你身处空间之中,被所有东西围绕着,那么一切便都改变了,包括我自己的创作方法。几个月之后,这个空间会在物理意义上消失,但不会在看过它的人的记忆中消失。世界上的东西太多了,不需要全留下来,留下来的大多有偶然因素。”
2007年开始,张恩利在画布与画笔之外,创作了一系列“空间绘画”,与面对一件平面绘画不同的是,空间中的装置引导观者走进去看。近乎密闭的狭小空间内,网格地面和四周墙面上随意的笔触形成一种强烈的包裹感,似乎勾连着人们原始的情感。对于空间中的痕迹的关注来自于早年张恩利搬家的经历,当把空间中的物件都搬空,剩下的墙上、地面上会留下使用过的痕迹。“我们很多时候有一种通常性的感受,比如说感受一个黑暗屋子,像这种感受就该把它单独拿出来。”
张恩利,《彩色房子》,2023
©和美术馆
摄影:刘相利
在此次展览中,外部楼梯环绕的正中央是一件高耸的装置,它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箱组成,每个小正方形的块面被填满不同色彩和线条。观众沿着楼梯看到“房间”的外部,将日常经验和视觉感受相结合,体会空荡房间带来的独特感受。
和美术馆张恩利个展“肖像”,展览现场
《柱子》,2023
展厅中,“房间”变为一道狭长的“走廊”,走到尽头是一扇方形天窗,光线透过窗在墙上打出不同的光亮,空间营造的微妙情绪吸引着观者进入。这些装置都是为展览创作的,几个月后这个空间会消失不见,但留下来的感受是真实的。
和美术馆张恩利个展“肖像”,展览现场
《彩色房子》,2023
©和美术馆
摄影:刘相利
当作品被放在展厅里,可以说空间也在“展示”,它起到暗示的作用。谈到布展过程时,张恩利说:“在一个角落看作品的时候,也要从不同角度看作品,把隐藏的那个部分想清楚,当观众走过去后,才会发现作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空间的外延,当观众一进入美术馆,可能已经在接受作品所传递的信号。
“张恩利:肖像”展览现场
©和美术馆
摄影:刘相利
空间绘画开启了张恩利在抽象方面更为深入的探索。以他的话说:“绘画的过程被我称为顺藤摸瓜,从微小的细处发现诱惑你的细枝末节,成为下一个系列作品的开端,也许这就是绘画的魅力。”
在30多年的创作中,张恩利始终对画画充满热情。对于艺术家而言,创造力和创作的冲动往往是探索的起点,没有太多顾虑,单纯享受画画的乐趣,过程中的每一步似乎就越走越宽,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挺有绘画天分的,所以非常快乐。”
张恩利:肖像
展览时间:2023.02.17-2023.05.14
展览地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新城怡兴路6号,和美术馆
撰文 / 李伊荣
编辑 / LYR
新媒体执行 / SHUZHEN
图片 / 艺术家、和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