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光:万物皆可艺术
邱德光,一位70岁的“老顽童”,他有着藏不住的好奇心,无论怎样的新事物,他都想接触,都想让其与空间对接、与时代行为共鸣。在他眼中,无论是探索空间艺术,还是创作“为空间而生”的艺术品,都是艺术的形式之一,它们都将成为一种记忆的载体、疗愈的工具······万物皆艺术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设计即生活实践
被誉为“新装饰主义大师”的邱德光,曾在大学时期学习建筑,后来转行做室内设计,再到做家具产品,现在创作艺术品······年过七旬的他一直在顺应时代、拥抱时代。
邱德光,
被誉为“新装饰主义大师”
还记得第一次对话邱德光大概在2008年,跟随他参观了新巴洛克风格的“北京NAGA上院”,那是他在大陆的第一个作品,所打造的新东方美学令他声名鹊起。在那之后,邱德光继续坚持“新装饰主义”,其中的“新”是他设计的重点和关键,其风格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从苏州仁恒·耦前别墅、南京越城天地、珠海仁恒·滨海中心、台州德信·江山云等作品中清晰可见何为顺势而为。在这些作品里,既有怀旧感,又有未来感,既有东方的神韵,也有西方的风格,各种元素糅合到一起,他都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苏州仁恒·耦前别墅,
茶几位置的开孔与“内心圣殿”的中心穿透地上与地下产生联结,
合二为一。
围绕“内心圣殿”,主人所有的收藏与梦想在此空间达成。
用德信·江山云和的“风生水起”来说,从概念到结构都很东方,却又是一种“看不见的东方”——追溯东方的精神。比如其空间建筑结构,表达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虽说近些年东方风情火遍全球,但是如何描绘东方、如何让东方美学不落俗套呢?那就需要不断抽象,剥离符号、触达精神,如此来设计中式,才能创作出长久具有生命力,甚至被世界不同民族认可的设计,这便是邱德光所谓的“新”。
台州德信·江山云和,
设计以“艺”叙话,
将自然之形、自然之声、自然之气、自然之意引入室内,
以求重组时空、重构感知。
于是,凭借着对时代审美的感知性和敏锐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邱德光荣获了众多国内外大奖,曾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榜单,邱德光设计事务所也成为全球华人设计机构中的佼佼者。
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源于他对于室内设计师身份理解得透彻。“传统观念认为,建筑是建筑、设计是设计、艺术是艺术,泾渭分明。但如今这些界限早已被打破,尤其是室内设计与产品创作的界限。我认为室内设计师更趋于‘空间的整合者’‘生活实践家’。若非如此,你很难与消费者对话。”邱德光解释说,“业主普遍对未来的生活空间有相当高的期待,我要完成的是他们半辈子乃至一辈子的生活之地。在这个时间系统中,他们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譬如科技的发达让很多人极少看电视,又或者特殊时期的影响让居家的时间变长,也让在家做饭的频次增高······对空间所具备的‘时间性’的认知是我近些年的感悟。以前,设计师只需要把空间做好,然后交由业主去经营。现在我们责任更重,需要换位思考业主的长线需求,需要在空间之外帮助业主整理喜好、生活习惯等,提供一个完整的配套方案,并做到让空间具备‘生长性’。”
南京越城天地,
设计师将车库设定为SHOW ROOM,
是主人改造、展示爱车及自我的舞台。
如果不想被见多识广的业主牵着鼻子走,当下的室内设计师需要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乃至有点像“选品师”,需要在大数据的洪流中找到合适的语言并转化为空间设计。邱德光认为,设计师对生活方式的趋势更要有前瞻性。“比如特殊时期让我们现在更依赖外卖,入户门处需要设置一个空间存放物品。回家消毒是一件有安全感的事,也是空间设计要考虑的行为。居家办公时间增多后,空间的功能或许要重新切分。假设有家人生病,家中最好能有独立的套房供其隔离,那么,多套卧室的需求变得比以往更强。此外,一般家庭中的中央空调管道彼此串联,今后是否有技术能让其各自分开?这些思考都将在后疫情时代对室内空间产生影响。”
珠海仁恒·滨海中心,
整个设计以“海”为原型,将窗景与室内相融。
艺术品为空间而生
除了功能性考量,邱德光还注重空间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他创作出以疗愈系为主题的作品,恰好与这一时代对话。这样的创作不能说是转型,也并不是他刻意为之,而是他在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我常常用我好友们的艺术作品装饰空间,但后来也变得不满足于此,便萌生了创作艺术品的念头。三年前,我真正开始创作。因疫情关系,我的女儿和孙女都在上海,她们常与我视频通话。有一次我和孙女说:‘你很喜欢画画,你就画一个阿公。’我的微信头像就是她的作品,她的爱笑、爱表达让我感叹,生活是不是可以不必那么严肃。我的微笑系家具、艺术品由此而生。因为它的起点本就是‘乱画画’,是可爱的,所以自带疗愈人心的力量——我也被它们疗愈。因为疫情关系,疗愈恰好成为一个出口。但在此之前,卡漫艺术、潮玩艺术已然成为大势所趋。村上隆、草间弥生的作品等都大受奢侈品及消费市场的追捧。”
Smile:P家具
在邱德光看来,艺术是各时代文化的缩影,在当下,艺术更加多元化,变得更加“亲民”,成为一种记忆的载体、疗愈的工具······万物皆艺术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传统的艺术可能身在博物馆或拍卖行,离大众较远;而所谓的商业艺术则是与生活、潮流息息相关的,价值在于共情力。作为空间设计师的邱德光,更常与商业艺术关联。他说:“如前面所说,家需要疗愈性,需要情感价值,所以,家中陈列的艺术品不需要让人惊恐或具有过强的批判性、否定性,而是要拥抱欣赏作品的人。近来,我通过公司的年轻人对盲盒经济有了些了解,他们用可爱的公仔吸引年轻人排队购买,这对生活能产生疗愈价值,我觉得很有意思。那么这种产物如何艺术化,然后与生活相融?我做过一个实验,在珠海仁恒的空间里摆了一个‘哭泣的小孩’,那是我在作品里第一次运用这么大的玩偶类艺术品。做这样的决策并没有与业主商量,而是直接做了,最终效果很好,这可能源自对业主审美的前期了解。业主后来甚至将小尺寸的同一艺术家作品摆在了大堂,与样板间进行呼应。”
珠海仁恒·滨海中心,
艺术家郝朗的作品《哭泣的少年》立于客厅到餐厅的过渡处。
艺术品在空间中扮演重要角色,那放置的标准是什么?邱德光表示:让艺术进入空间不是减分,而是加分才好。艺术品进入空间,不能让其余的一切黯然失色,而是应该构筑一种整体的和谐。“我们创作家具或者艺术品时也遵照这样的原则,进入空间是我的家具与艺术品的宿命。若作品没有空间能容纳,那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异类。我一向以整体思维看待空间,将其创作为整体的艺术品,让艺术氛围自始至终笼罩人、感动人,让消费者进来后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喜欢的,是有我DNA的家’。我不会做只有一种风格的设计师,在我看来那有点不负责任,或者过于傲慢。设计是利他的,需要满足不同人、不同需求,而不是将我的思想凌驾于他们身上,让其非按照我的主观意愿生活。”在实际案例中,邱德光确实遇到过不少喜欢古典风格的业主无法接受潮流艺术,他不会去说服业主,而是在空间内容纳其喜好。“因为这是他的家,家里装的是他的品位和梦想,设计师是实现业主梦想的助产士。”
艺术品《山语》
无论是家具还是艺术品,它们都是“为空间而生”。邱德光最新创作的艺术品有《机器人》和《sunset》,均脱胎于设计事务所现在正在进行的项目。他们根据当地文化、消费者要求,创作相应的艺术品。其目的在于要以整体的空间艺术,为文脉和人设寻找一种具象表达。比如《sunset》的创作甚至比空间设计更早,邱德光设计事务所希望为杭州滨江创作一种梦幻想象,将项目本身视野中的云霞带入室内空间。邱德光说:“这种创作方式目前我们尚在磨合,它是艺术创作、文化梳理和理性条件的共同结果。这个跟目前流行的卡漫艺术是一样的意思。其实艺术创作也是一种‘抄袭’。我‘抄袭’卡漫艺术的精神,而不是符号;就像我‘抄袭’东方文化的精神,而不是符号。当下的艺术已经没有边界,万物皆可为艺术,只要与时代同步,作为一种诠释融入生活······讲述当下的故事就好。”
左图: 艺术品《机器人》
右图:艺术品《sunset》
邱德光觉得设计师需要接受人的多样性、喜好的多样性。不能执拗于一种思想,必须融入当代。正因如此,他去了解了时下年轻人喜欢的“元宇宙”。“ 我对元宇宙的投机机制并不感冒,但对它与艺术的关联很感兴趣,因为我们本身就关注艺术。它若有机会变成空间的养分,被空间记录,那我们为何不尝试呢?其实真实与虚拟的边界不断被技术打破,我一直期待能创作出引起年轻消费者共鸣的空间,吸引他们打卡拍照。但它只是空间的一部分,空间的价值并不止于打卡拍照。我想,就让我这样走下去,风格始终千变万化,始终与不同的人有共鸣。这让我一辈子可以做不同的设计,何乐而不为?”
撰文 / 周子榆
编辑 / 周樱
新媒体执行 / ShuZhen
图片 / 邱德光设计师事务所
Review
More
关
注
我
们
长按识别 / 搜索关注
官方公众号搜索
时尚甄选(ID:RobbReport_CN)
罗博之选(ID:RobbReport__Trends)
官方微博搜索
时尚甄选RobbReportLifestyle、罗博之选
官方视频号搜索
时尚甄选、罗博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