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R · TRENDS | 珠宝行业趋势,钻石“下沉”黄金“上桌”
在服饰类奢侈品增速放缓的背景下,
奢侈品珠宝行业却逆势而上,
成为销售表现极为出色的
细分市场之一。
兼具美学价值、
情绪价值与投资价值的珠宝,
正在成为奢侈品“寒冬”中的新生机。
本期我们将以2023到2024年间珠宝行业公布的数据为基准,同时结合高级珠宝品牌发布的重点系列与单品,从设计美学、行业走向两方面,分析如今奢侈品珠宝市场的行业趋势。
相信不管从日常购买,还是投资增值方面,都能够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1
极简珠宝再攀高峰
珠宝设计与时装设计互为表里,也为彼此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随着复古、Y2K风潮在时尚圈逐渐式微,“老钱风”、长期主义成为时尚圈的新课题,极简风也顺势回归。
纵观近两年各大珠宝品牌主推的时装珠宝(区别于高级珠宝品类的日常系列),多数以精致利落、简洁同时又有质感的风格为主。
蒂芙尼(Tiffany&Co.)品牌热度极高的T系列、HardWear系列和新推出的Lock系列,均采用干净利落的线条以及受工业风影响的极简造型,并在BlackPink成员朴彩英(ROSÉ)等人气代言人、大使的宣传下,成为备受年轻一代欢迎的造型珠宝。
蒂芙尼T系列珠宝
蒂芙尼HardWear系列珠宝
香奈儿(Chanel)仅凭Coco Crush单个系列,即长居奢侈品热门珠宝名单,隽永经典的菱格纹灵感结合极简设计风格,精致有质感。
香奈儿Coco Crush系列珠宝
在珠宝领域后来居上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年瞄准品牌Fine Jewelry(区别于人造材质装饰类珠宝)这一空白领域推出的新系列,也均以简约造型为主,同时融入品牌经典Logo、棋盘格元素。
路易威登Volt系列珠宝
Le Damier de Louis Vuitton系列珠宝
除了少数有着鲜明品牌特色的珠宝品牌之外,不管是高级珠宝品牌还是时装品牌,相信在更强势的风潮出现之前,实用百搭、精致简约的极简风设计仍会占据主流。
2
时装品牌抢占高级珠宝市场
高级珠宝作为珠宝的“顶级殿堂”,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宝格丽(Bvlgari)、梵克雅宝(Van Cleef&Arpels)这样有着百年历史的珠宝品牌。实际上高级珠宝圈子,已经逐渐被许多时装高级品牌“入侵”。
前有迪奥(Dior)、香奈儿以自成一派的美学,在高级珠宝领域闯出名堂。
迪奥Les Jardins de la Couture高级珠宝系列
香奈儿Tweed de Chanel高级珠宝系列
另一大时装巨头LV,在高级珠宝领域也已经有15年历史,并且近些年在宝石采购和市场营销方面投入大手笔,推出了多款刷新高级珠宝纪录的重磅作品。
路易威登Aster高级珠宝项链
采用23颗已经绝矿的珍罕克什米尔蓝宝石
主石重量达到惊人的17.88克拉
而在近几年时间内,包括古驰(Gucci)、芬迪(Fendi)、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越来越多时装奢侈品牌,都悄然投身于高级珠宝这一“战场”。
古驰Labirinti Gucci高级珠宝系列
芬迪首个高级珠宝系列
巴黎世家与Jacob&Co.合作推出的高级珠宝
除了金字塔尖的高级珠宝之外,普拉达(Prada)、巴尔曼(Balmain)、圣罗兰(Saint
Laurent)、罗意威(Loewe)等时装品牌,陆续推出区别人造材质时装珠宝,以贵金属和宝石打造的Fine
Jewelry系列,昭示了时装品牌在珠宝行业分一杯羹的野心。
巴尔曼“Emblem” and “Labyrinth”系列珠宝
对于时装品牌来说,涌入高级珠宝圈有两大诱因。一方面出于商业价值,根据麦肯锡给出的数据,2019年至2025年间,奢侈品牌珠宝销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会达到8%至12%,头部品牌势必不会视而不见。
另一方面,高级珠宝作为女性奢侈品消费品类的金字塔尖,无论Fine Jewelry还是High Jewelry,都能够提升品牌的格调和影响力。长久来看,在技术、资金储备丰富的前提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时装品牌对高级珠宝“虎视眈眈”。
3
人造钻石来势汹汹
人造钻石其实不是近年来新兴的技术,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天然宝石都有实验室培育的“平替”。但随着实验室培育钻石技术的成熟,培育钻石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成本也一降再降,在近两年对天然钻石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多方数据均表明,人造钻石正在蚕食天然钻石的市场份额。根据Tenoris、Madestones和Bernstein的研究,在美国,培育钻石占所有钻石销售额的比例从20%飙升至50%以上,而天然钻石销售额则从80%下降到2021至2023年间的低于50%。
IGI、GIA、AGS三大机构均为培育钻石出具证书
其中IGI最为常见
中国作为全世界培育钻石最大的生产国之一,产量数据也能进一步反映钻石市场消费的变迁。据咨询公司贝恩的数据分析,中国2021年毛坯培育钻石销量为140万克拉,培育钻石市场渗透率达6.7%,预计到了2025年,中国毛坯培育钻石销量将达400万克拉,培育钻石渗透率将达到13.8%。
培育钻石的异军突起,首先离不开本身质量过硬和高性价比。培育钻石与此前一度被称为钻石平替的“莫桑钻”不同,它与天然钻石拥有相同的原子结构,和祖母绿、蓝宝石等“一眼假”的人造宝石相比,它无论任何角度看与天然钻石都一模一样。可以说除了证书外,肉眼甚至普通机器难以区分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
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对比
而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压高温(HPHT)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技术的成熟,培育钻石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成本也随之下降。从最早价格约为同等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如今已降至约为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
培育钻石无论切割还是色彩选择都与天然钻石不相上下
另一大原因是年轻人对钻石“一颗恒久远”内核的祛魅,钻石曾经被包装出与婚恋、爱情强挂钩的故事对年轻一代来说不灵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培育钻石珠宝作为替代。
施华洛世奇推出全线以培育钻石打造的珠宝
当然,以上数据和市场概括仅适用于普通珠宝饰品领域。综合拍卖市场情况来看,高品质、大克拉天然钻石依然因其珍稀性具有高投资价值。
重达55.55克拉的椭圆形D色完美无瑕Type lla钻石
2024年4月苏富比中国香港春拍
以45,220,000港币成交
4
天然钻石的新叙事
在培育钻石的冲击下,曾经以“一颗恒久远”闻名的天然钻石珠宝,开始探索除了4C标准之外新的叙事。
宝格丽今年为庆祝品牌140周年推出了Aeterna高级珠宝系列,其中最重磅的作品Aeterna Serpenti项链总重140克拉,整个项链所用的钻石来自同一颗重约200多克拉的钻石原石,呼应品牌140周年主题的同时,无疑也强调了钻石原石的稀有与历史。
宝格丽Aeterna Serpenti项链
在培育钻石无论净度还是色泽与天然钻石别无二致的情况下,高级珠宝品牌也选择另辟蹊径,通过精巧的设计来呈现自然界中钻石天然的瑕疵与色彩。
比如戴比尔斯(De Beers)今年推出的Forces of Nature高级珠宝系列,以毛坯钻石与棕色钻石打造的项链,凭借独有工艺成就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致敬钻石的原始之美。
戴比尔斯Forces of Nature高级珠宝系列项链
更多品牌选择在钻石切割工艺方面创新,LV、尚美巴黎(Chaumet)、布契拉提(Buccellatti)在过去几年都获得了新的钻石切割工艺,将钻石工艺与品牌特有的美学绑定在一起。
布契拉提Buccellati-cut切割工艺
路易威登Monogram Cut切割工艺
尚美巴黎Taille Impératrice切割工艺
实际上仅仅在近50年的珠宝史中,天然钻石就已经被不少“平替”冲击过。即便原子结构与外观一致,购买天然钻石珠宝(尤其是高级珠宝)的高净值客户群,看中的是其珍稀性、永恒性以及几亿年形成过程中积淀的历史。当然在4C标准已经无法将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明确“隔离”的背景下,相信越来越多品牌会继续探索天然钻石背后更多的感性价值。
5
高级珠宝逆势增长
虽然几大巨头品牌一再调高产品价格,但从销售数据来看,谁也不能否认2023年至2024年是奢侈品的“寒冬”,高级珠宝却在寒冬中逆势飘红。
在卡地亚、梵克雅宝等珠宝品牌所在的历峰集团,发布的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报告中,销售额同比增长2%至36.56亿欧元,占历峰集团销售额的69%,其中高级珠宝可能是集团珠宝部门增长的主要推力。
钻石价格的下跌一度掀起天然宝石是“智商税”的论调,然而实际市场情况是高品质天然宝石依然是资产保值增值重要的投资方向。
珠宝电商平台Angara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蓝宝石批发价格平均每年上涨12%,祖母绿平均每年上涨13%,红宝石则为17%。
拍卖市场顶尖宝石的成交价格,也能反映高品质天然宝石的升值空间。2017年苏富比中国香港春拍中一枚重达59.60克拉,名为“粉红之星”的艳彩粉钻成交价为5.53亿港币(约7120万美元),平均单克拉价格约为119.5万美元。
“粉红之星”钻石
而在2023年纽约苏富比拍出的10.57克拉艳彩粉钻戒指“The Eternal Pink”,成交价为3480万美元,平均单克拉价格达到329万美元。对比6年前的单克拉价格,上涨了175%。
“The Eternal Pink”钻石
在稀有宝石之外,奢侈品牌对于高级珠宝倾注的心血与投入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的传奇宝石、越来越精细的制作工艺,和与之带来的品牌影响力与销售奇闻,共同构成了近两年高级珠宝的豪门夜宴。
LV今年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庞大的高级珠宝系列“匠艺新生”(Awakened Hands, Awakened Minds),其中一条名为“巴黎之心”的项链以重达56.23克拉棕粉色调钻石为主石,是品牌高珠系列迄今为止最大的钻石,而这条重磅项链一经发布即被订购。
路易威登“巴黎之心”项链
宝格丽今年推出的Aeterna高级珠宝系列,呈献包括高级珠宝、高级珠宝腕表、高级珠宝包袋、高级珠宝香氛在内逾500件作品。而宝格丽CEO也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品牌高级珠宝平均价格高于前两年,价格超过100万美元的产品售出数量较上一年翻了一番。
高级珠宝是品牌展示珍贵宝石和技艺的窗口,同时也是品牌维系高净值客户的法宝。在经济动荡时期,客户购买行为更加谨慎,反而会更愿意对高品质、 具有保值度的高级珠宝一掷千金。
宝格Aeterna高级珠宝系列
6
中端珠宝夹缝中迎来生机
伴随着高净值人群对高级珠宝需求的不断上升,入门级珠宝销量在近两年有所下滑,与此同时价格范围从5000美元到100000美元的中端珠宝迎来发展生机。诸多珠宝品牌都在调整产品线布局,加速布局中端珠宝线,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卡地亚在2023年先后推出的Tressage系列与Grain de Café系列珠宝、宝格丽的Tubogas系列、蒂芙尼的Jean Schlumberger by Tiffany系列,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中端珠宝作品。
卡地亚Grain de Café系列珠宝
宝格丽Tubogas系列珠宝
蒂芙尼Jean Schlumberger by Tiffany系列珠宝
中端珠宝区别于入门珠宝的简单设计,往往融入了更多品牌高级珠宝设计理念,无论在价格上还是设计风格上都弥补了入门珠宝与真正高级珠宝之间的空白。
卡地亚Tressage系列珠宝
中端珠宝的定位使得品牌能够吸引不同价位层次的消费者,也为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了新的赛道。对于愿意购买超过100000美元珠宝的客户来说,中端珠宝已经成为新的“入门”选择。
7
婚嫁珠宝走向多元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婚嫁珠宝都贡献了珠宝销售的主要份额,尤其是订婚结婚中必不可少的钻戒、对戒。虽然是占大头的品类,但订婚戒指在以往无论设计还是选择方面变化并不大,但这几年受市场方向与审美取向的影响,婚嫁珠宝也迎来了显著变化。
首先随着培育钻石的火爆,越来越多新人会把培育钻石戒指纳入考虑范围。根据专业婚礼网站The Knot的数据,2023年美国有46%的情侣选择在他们的订婚戒指上镶嵌实验室生产的人工宝石,较2019年的12%整整提升了将近4倍。
尽管传统珠宝商依然不愿意将培育钻石与象征承诺与誓言的婚戒挂钩,但珠宝界野心勃勃的“后辈”已经顺应时代潮流。普拉达就是奢侈品牌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将培育钻石纳入其珠宝系列。
普拉达Eternal Gold系列以培育钻石打造的戒指
国内外也已经出现多个专门以培育钻石为主,并主推订婚戒指的珠宝品牌。
主打培育钻石的珠宝品牌VRAI
其次年轻一代更注重个性表达,不再将钻石作为婚戒唯一的选择,各种彩色宝石也被纳入婚戒的选择范围,这让类似宝曼兰朵(POMELLATO)这种主打彩色珠宝的品牌迎来新的销售增长点。
宝曼兰朵Nudo系列彩色宝石戒指
同时蒂芙尼、尚美巴黎等与订婚珠宝关联性较强的传统珠宝品牌,也在订婚戒指中推出了更多以彩色宝石为主的新选择。
尚美巴黎Joséphine Aigrette系列海蓝宝石戒指
随着审美变化及新技术的进步,相信未来婚嫁珠宝与日常珠宝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而诸如AR试戴、专属定制等新技术与服务,将会成为未来珠宝品牌吸引顾客的新方向。
8
中式珠宝的“血脉觉醒”
新中式风格在这两年成为风靡各阶层的时尚潮流,随着国风的盛行,新中式珠宝也从小众走向大众。尤其是曾经被年轻一代列为“不时髦”的黄金与翡翠,在“血脉觉醒”的推动下扛起了国内珠宝销量的半边天。
2023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规模达到8200亿元,其中黄金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60%,金银珠宝零售规模创新高,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速达13.3%,增速仅次于消费行业巨头餐饮行业。
黄金珠宝在社交媒体的声量和互动量持续上升,2024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声量增长129%,互动量增长28%,其中黄金增速领跑。
相对单价更高的翡翠虽不如黄金强势,但在近两年也迎来蓬勃发展。2023年翡翠销售额比2022年整体上升了约25%。翡翠成品首饰售价也在走高,近三四年间,翡翠成品价格持续上涨,3万元以上的价格上涨明显,涨幅在20%~30%。
麒麟(Qeelin)这样以中式珠宝为核心的品牌,在这两年销量与声量也有提升。麒麟在今年年初宣布张艺兴为全球品牌代言人后,销量一度刷新纪录。在宣布代言直播当天,成交额突破2000万元,让品牌成为当日天猫奢侈品销量TOP1。
中式珠宝的“血脉觉醒”既有诸多明星与时尚领袖的推波助澜,究其根本更离不开国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
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舆论环境与社会议题、
走向多元的审美标准,
相信在未来会给珠宝行业
带来更多影响。
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
抓住新的机遇向好发展,
是奢侈品行业与其细分的珠宝行业
需要应对的最大挑战。
出品人:邢丽
监制、策划:Lenny
撰文:EVA
新媒体视觉、执行:ANDREW
图片:品牌、部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