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伟大的作品为未来而生
1987年, 吕思清因出众的表现被国际誉为“东方第一帕格尼尼”,这位17岁的天才少年,瞬间成为国际音乐界聚焦的重点,也因此登上了《人民音乐》报。在他成为第一位摘得帕格尼尼金奖的东方人之前,大赛金奖已经空缺了12年之久。
35年过去了,吕思清从未放下手里的弓弦,他不仅向外求索,不断汲取音乐的养分,更向内聆听内心的声音。“如果说意识是精神能量的表达方式,聆听更像是对自我意志的历练。”吕思清说。通过音乐,吕思清完成了对自我、对自然,以及对音乐本身的转译与领悟,并尝试用弓弦和时代沟通,创造属于未来的作品。
流浪的天才
吕思清无疑是天生的小提琴家——4岁学琴;7岁被邓小平介绍给外宾“能拉外国小提琴曲的娃娃”;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曼奴轩爵士选中留学;17岁获得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在小提琴界具有史书地位的音乐家耶胡迪·梅纽因、多罗希·迪蕾亦成为他的引路人。凭借帕格尼尼大赛金奖一举征服欧洲之后,19岁的吕思清赴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并在毕业后留美开启职业演奏家生涯。美国阿斯彭音乐节上,吕思清接连4场的演出使其在美国音乐界声名大振,乐团纷纷与其签约。吕思清更成为第一个接受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赞助的中国小提琴家。
才华惊人的背后,这是一个8岁就离家去北京、11岁就漂洋过海奔赴人生的少年。吕思清感慨自己仿佛有着吉卜赛人随处流浪的血液。
作为一个主动要求学琴的孩子,吕思清似乎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了音乐的感召,从家乡到欧洲,他不断追随这种召唤,始终在聆听内心的声音。在德国演出时,吕思清仿佛感受到自己与贝多芬、勃拉姆斯、巴赫等伟大作曲家在无形中展开了跨越时空的共鸣:“我经常感觉好像在天空中,那些音乐之神在空中俯视着你、聆听着你。”吕思清同样被德国听众的专注所打动,大部分西方听众缺少对于东方文化的了解,但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隔阂,却因为旋律与节拍而逐渐消弭,吕思清在他们的脸上观察到了深深的共情,这是一种无声的沟通,这是Horch的力量,一种跨越语言双向奔赴的力量。
“聆听”这个词在吕思清的叙述中反复出现,被他看作是职业音乐家重要的特质。“作为技术的部分,小提琴的音准是对位置的把握,但更多也是对聆听的要求。你要去听它的音准、它的音色,去辨别它。另外要听它不同的声部,比如我们很重要的室内乐的训练,其实很重要的是大家互相聆听,通过聆听去感知对一个乐句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从而达到和谐,大家通过聆听而汇集到一起,实现最好的平衡,把乐曲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当他提到一汽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对Horch所代表的“聆听”之意格外有体会。“聆听是一种智慧,在成为一个好的解说者之前,我们总要先学会倾听。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每一次演奏之前,我都在尝试更多地聆听。”吕思清说。
而奥迪的品牌精神在吕思清看来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演奏家所需具备的进取、超越自我高度一致。奥迪在汽车科技的创新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但更打动吕思清的,是它的高贵、典雅,以及对细节的极致处理,或许某种意义上这份认同源于一种艺术的通感和惺惺相惜。
“伟大的作品
是为未来而生的”
在大众认知里,吕思清和《梁祝》密不可分。在吕思清自己的书《往事如乐》中,他提到父亲“求借乐谱,亲自刻钢版、晒图、油印,培养儿子的小提琴天赋”,因而有了这版《梁祝》曲谱。封面上写着:“寄思清子用,望你将它演奏出神话般的传奇”。
这句寄语的落款时间是1987年11月,于是30余年来,吕思清演绎了上千次《梁祝》,并以自己的人生阅历不断打磨这首曲子,将这段刻在国人骨子里的凄美爱情做了极为深刻的诠释,征服了原曲作曲家陈刚、何占豪,也成为业界公认“最杰出的《梁祝》演绎”。
吕思清对《梁祝》的反复演绎从侧面印证了他对经典作品的理解:“经典的魅力在于,即使在不同的场合、长久的时间之后,它们依旧可以发光,不仅是音乐家,艺术家、雕塑家、文学家也一样,创作不仅服务于当下,更是为了未来,为了给人类留下一份希望,留下对美的极致追求。”这种穿越时空的同频是音乐撩人心弦的魅力所在。数百年前创作的乐曲,经历数代人的不同审美追求、不断变化的技术演绎,但最终美的表达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吕思清手中,一把1699年意大利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打磨过的小提琴,触发了时空之门,响彻320多年后的今天,再现时间的穿越,这种高妙的时刻着实令人动容。
和经典作品穿越时空的内在性一样,一汽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延续的正是奥古斯特·霍希先生的进取精神,以及对于豪华的独到理解,这也是奥迪品牌传承、穿越百年,不断创造豪华新感受的“原力”所在。杰作本是无数造就者内在意志的结晶,尽管吕思清对于经典作品《梁祝》的演绎早已炉火纯青,但他仍坚持在每次演出中不断精进,一如一汽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对于奥迪品牌百年精神的延续与重塑,既重新定义了经典,也成就了经典。
左脸颊的茧
才是穿越时空的道具
知名指挥家谭利华在评价吕思清时说:“他是刻苦执着的人。”仅仅是简短的几个字,却道尽了这位享誉全球的小提琴演奏家背后超乎常人的努力和付出。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中,演奏已经成为演奏家的肌肉记忆。左脸颊的茧是小提琴演奏家的身份认证,也是实现时空穿越的入门级道具。吕思清曾把小提琴演奏和运动员训练做比:“练琴艺就像体育运动员练技能一样,更多时候大家其实是在锻炼心性。”
作为全球知名的演奏家,吕思清或许常常被盛名包围,但演奏家的内核仍然是日复一日,是天道酬勤,是落实在每一个音符上的精准打磨。在这条凭借天赋和意志共同铺就的路上,吕思清寻找着自己的小提琴语言。正是因为经年累月不间断的练习,音乐家才有余力去关注更多演奏当中的哲理性问题。他开始观察思考演奏和观众、音乐、乐曲,以及人生之间的关联,它们真正内在纠缠并互相作用,而“Horch”(聆听)是这些元素得以沟通的最小语素,也是音乐里最动人的姿态。
在一汽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的设计当中,细节之美得以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如小提琴琴弦般优雅的琴韵格栅极具辨识度,再度提升专属的尊贵感。尊贵格调非一日之功,在经典之上重塑境界,方能开启全新的豪华出行时代。
统筹 / 张路
策划 & 编辑 / 潇潇
协助 / 吴祺、王莉闻
摄影 / 马海波
化妆 / 艺萱
撰文 / 夏青
场地鸣谢 / 松美术馆
新媒体执行 / SHUZHEN